慢性胃病是一種胃粘膜糜爛,因此這種疾病常被稱為是慢性非糜爛性胃炎。而且慢性胃病的病理特點是以粘膜細胞和漿細胞的粘膜浸潤為主的,而中性粒細胞和嗜酸粒細胞可存在,但量很少。
1、感染因素:幽門螺桿菌感染,可能是慢性胃病的一個重要病因,在我國,幽門桿菌感染率極高,達50%--80%。在用抗生素治療后,癥狀和組織學變化可改變或消失。
2、急性胃炎的繼續:由于急性胃炎治療不當,病因未能去除,長期遷延不愈,轉變為慢性胃病。
3、吸煙與飲食因素:過度吸煙和飲食不規律或過食生冷(燙)、過酸、過辣食物,經常飲用濃茶、咖啡、烈性酒等,刺激胃粘膜,導致慢性胃病癥狀的出現。
4、藥物因素:長期服用乙酰水楊酸制劑等藥物,可損傷胃粘膜,就會引發慢性胃病癥狀。
5、膽汁返流因素:反流入胃的十二指腸液中,主要是膽汁酸,膽汁酸以膽鹽形式存在胃內,通過損害胃粘膜屏障而引起粘膜炎癥。
6、引起慢性胃病的其他因素:胃酸缺乏,使細菌易在胃內繁殖,營養不良,如長期缺乏蛋白質、維生素B族;心力衰竭或門脈高壓,使胃長期處于瘀血和缺氧狀態。
掃一掃